軸傳動也是寶馬摩托車的傳統(tǒng)之一。雖然軸傳動的傳動效率不如鏈條傳動,重量也比較高,但寶馬采用了輕量化的鋁合金材質減輕整個傳動系統(tǒng)的重量。軸傳動系統(tǒng)也有相當多的優(yōu)點,例如堅固、耐用、保養(yǎng)周期長等等,而寶馬也使用許多方法來減輕軸傳動對于操控的負面影響。至今,軸傳動已經成為寶馬摩托車的標志性象征了,面對日常騎行環(huán)境,軸傳動也沒有太多值得挑剔的地方。
在八月的北京街頭,就算穿著騎行服還是能感受到腳邊所傳來陣陣熱風,這股熱量一直到高速行駛時還是能清楚地提醒你別忽視它的存在。不過與街上的汽車相比,R nineT就顯得輕巧許多,只要油門輕輕一轉,立刻就能擺脫旁邊的車陣,動力的平順性相當良好。在轉速達到3000rpm以上時,動力輸出讓人相當滿意,雖然轉速的提升不算非常迅速,但每一分轉速都能轉化為動力,鈦合金排氣管所發(fā)出清脆綿密的聲響時刻伴隨耳邊。另外,寶馬為它配置了電控的排氣閥門,讓騎士們都能體驗到美妙的排氣聲浪。
我們這次并沒有以任何儀器做專業(yè)的測試,不過根據(jù)原廠所提供的數(shù)據(jù)顯示,R nineT的0-100km/h加速只需要3.6秒,最高時速超過200km/h(相信到達這個速度之后,人會先比車受不了強大的風壓)。至于我們實際的騎乘感受,認為水平對置雙缸所帶來的扭矩輸出,比起四缸車種要來得平易近人許多。扭矩分布區(qū)域寬廣,高擋位也能擁有不錯的加速力道。只要發(fā)動機轉速超過3000rpm,動力可說是隨傳隨到,用夸張一點的形容詞,你甚至可以把它當作踏板車,因為它不需要頻頻換擋。
此外,前輻射式對四卡鉗+雙碟盤的設計,也確保了R nineT的剎車性能。由于此車配置Motorrad ABS防抱死剎車系統(tǒng),大大減低了輪胎抱死導致的意外。經過實地體驗,這套系統(tǒng)的反應的確非常靈敏,只要系統(tǒng)偵測到輪胎有抱死的跡象,立即開始釋放剎車壓力,此時可以從剎車握把上感受ABS啟動的回饋力道。
R nineT運用上許多寶馬摩托車的先進科技,對于操控有著狂熱直著的車迷,想必第一眼會看到那對金光閃閃的前叉。這對46mm的倒立式前叉,是取材于寶馬當家跑車S1000RR,從這項配置可以看出寶馬對于R nineT的期望與產品定位。不過,這對前叉并沒有可調功能,但對于不上賽道的車主而言,它已經可以滿足大多數(shù)人的需求。后懸掛則為單避震設計。與前叉相同,后減震筒的行程為120mm,搭配第三代Paralever懸掛系統(tǒng),它能有效消除軸傳動車型在后懸掛動態(tài)不夠穩(wěn)定的缺點。值得注意的是,原本我們以為R nineT配置了免內胎的輻條輪框,不過事后經過查證,R nineT配置的仍然是需要內胎的傳統(tǒng)輪框,對于一輛極速超過200km/h的摩托車而言,似乎不太妥當。
或許很多讀者都很好奇Paralever懸掛有何神奇之處?如前所述,這套系統(tǒng)一直到1988才正式出現(xiàn)在世界上,經過了十多年的改進,目前已進化到第三代。
而最早的軸傳動懸掛系統(tǒng)被稱為“Monolever”,不像現(xiàn)在的Paralever懸掛系統(tǒng)后面還有一個“關節(jié)”,這套懸掛系統(tǒng)在做垂直運動時,也會造成旋轉運動。而Paralever懸掛系統(tǒng)除了在傳動軸上多加了一組“關節(jié)”,還加上了一組控制臂,后懸掛上下移動時,不會產生旋轉的現(xiàn)象?刂票蹠3謸u臂與后輪之間的相對角度(懸掛的幾何形狀就像汽車的雙叉臂懸掛一樣),也由于這個“關節(jié)”接連動,旋轉的車輪對于懸掛的干擾會減低不少。根據(jù)研究,采用Paralever懸掛設計的R100GS,其后懸掛所產生的旋轉量為采用Monolever的一半。
Paralever懸掛在1993年推出改良版,減震桶更往車輛中心移動,而2004年時,原本在下方的控制臂轉移到上方。
沒有前Telelever多連桿懸掛系統(tǒng)的R nineT,除了帶來視覺上更為清爽的感受,當然也帶來更清晰的操控手感,這正好呼應寶馬對于此車的定位。換個角度想,Telelever多連桿懸掛系統(tǒng)雖然先進,但相對地也帶來了更多重量,相信車迷們對于這樣的設定絕對能夠接受。
在實際騎乘時,筆者發(fā)現(xiàn)只要車子開始移動,很快能讓你忘掉這是一輛重量超過200公斤的車,左右傾倒毫不費勁,在擁堵的市區(qū)中騎起來非常輕松。調頭時也不會讓人感受到過度恐懼,這就是寶馬水平對置發(fā)動機所帶來的低重心優(yōu)勢。而在高速彎道中,車輛的穩(wěn)定性也有相當不錯的表現(xiàn),不會有預期之外的搖晃。由于我們未進山,因此無緣體會R nineT的山路操控表現(xiàn),但相信它低重心且靈活的特色,應該能在山路中有相當不錯的表現(xiàn)。而良好的設計讓筆者這種身材矮小的騎士也能輕松駕馭,油箱后半部刻意收窄的線條,讓騎士能夠輕松夾住油箱。不過,就舒適性而言,R nineT的表現(xiàn)偏硬,不過既然要求它有好的操控,舒適性就可以暫時拋在腦后了。
結語
R nineT是一輛很有趣的摩托車,從發(fā)布之初,筆者就對它的外型相當有興趣。它擁有現(xiàn)代歐系街車的流線與精悍,但在細節(jié)處又能發(fā)現(xiàn)它處處向寶馬的傳統(tǒng)致敬。雖然馬力“僅”有110hp,但不可否認的,它真的很有趣,有趣的地方在于它的純粹,沒有太多的電子系統(tǒng)干擾,使用傳統(tǒng)前叉所帶來的路感,直接的發(fā)動機運轉質感,都讓它與日系摩托車有很大的不同;旧,筆者認為它與日系車是在不同領域的產品,日系車將精神放在速度與妥善率,還有改款的盤算之中,而R nineT就像一個頗具內涵的朋友,等待你慢慢發(fā)現(xiàn)它的韻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