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然,不是所有的領導都這么想。領導之所以成為領導,是因為他們想的跟普通人不一樣。你想著出差好棒、好熱鬧,而領導想的都是特復雜的事情:業(yè)務發(fā)展、人際關系、領導的領導,煩得很,你們最好都躲遠點,Leave me alone。所以大家看到的所謂領導架子大多是假象,他們是緊張無助才會顯得跟人有距離感。沒有什么真正平易近人的領導,你要是趕上了,無非是你趕上了他想平易近人的那個時刻而已。我剛才說我愛跟人交流也是騙你的,其實我也想一個人待著,看書,寫東西,有美女搭訕,但那不現實。
十多年前我剛到外企工作的時候,跟美國老板出差,想著盡量跟老板一起走?墒抢习蹇偠阒,坐一個航班要指示秘書安排不要跟我坐在一起。剛知道時我特別緊張,好像做錯了什么事,后來發(fā)現老板就是這樣,不跟任何人坐在一起—那位老板是個快退休、平時對我很好的老太太。我們中國人的習慣是,客人來了要到機場接。有一次公司一個級別特高的女高管從美國飛過來訪問,我說我親自去接,被一個級別比我高的老板否決了。他說你別“二”了,人家飛十多個小時過來,蓬頭垢面,不一定來得及補妝,讓酒店派靠譜的人和車去接吧。他的話我到現在都將信將疑,不接大領導的風險也很大。問題在于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間,越是級別高地位高,越怕無意展示自己不光鮮的一面,你要跟領導近距離接觸的時候,要等他準備好再說。
現在領導終于準備好了,一起坐火車,他準備聽你的表白,跟你嘮嗑,這個時候你要注意的是:
★不要上來就長篇大論。如果領導跟你不熟,簡單介紹自己,不要從自己清朝祖上談起,想談這個,一會兒很可能有機會。
★開始甩出幾個問題,軟性的,比如:“您喜歡坐火車嗎?坐過印度的火車嗎?”等等,不要上來就問“您對我們這個季度的業(yè)績滿意嗎?”
★然后可以問幾個跟職業(yè)發(fā)展有關的問題,比如:“您覺得在一個崗位待多長時間比較好?”“您覺得管理一個中型團隊,是親力親為,還是大膽放權更重要?”不要問對公司某個人的評價,不要問領導對你的評價。
★再回到家常,聊聊國際政治,社會化媒體,探探領導的愛好。如果領導的喜好是旅游,就談談旅游;如果是哲學,就談談哲學。如果領導喜歡的你都完全不懂,就談吃,各地美食,順道帶出一些自己的觀點、個性。比如你喜歡自己烤松餅,做最好吃的西紅柿炒雞蛋。
這并不是一種套路,而是社交能力。不僅僅是拍馬屁讓領導記住你,更多的是解除你的疑惑,加強你的信心,增長你的見識。溝通能力也是一種領導力。在合適的場合講合適的話,提合適的問題,是一種帶靈感的修煉。年輕的時候你對它嗤之以鼻,中年以后你覺得它是立身之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