摩托車上使用的不同型號的斷電器在結構上大同小異,其典型結構如下圖所示。
1. 在凸輪的控制下,斷電器的工作頻率通常為每分鐘數千次甚至超過一萬次。斷電器觸點(定觸點和動觸點)閉合時流過的電流可達數安培。斷電器觸點斷開的時刻決定著點火系統(tǒng)的點火提前角,通常要求點火提前角的誤差不超過 2° 。因此,為確保點火系統(tǒng)的工作可靠性和工作穩(wěn)定性,斷電器的維護調整是十分重要的。
2. 斷電器屬于機械式觸點開關。在斷電器觸點斷開時,會產生跳火電弧,因而會引起觸點燒蝕。斷電器頂塊與凸輪在工作中處于滑動摩擦狀態(tài),因而會逐漸磨損。觸點燒蝕和頂塊磨損是斷電器需要定期維護調整的主要原因。 在正常使用維護的情況下,斷電器的工作壽命一般在 500h 以上。
二、斷電器的使用保養(yǎng)
1. 斷電器觸點在閉合時應接觸良好,通常要求接觸電阻不大于 0.1Ω 。為此,觸點的接觸表面應保持光潔,不得有灰塵、油污或其他妨礙接觸的污物。當觸點接觸表面受到污染時,可用汽油清洗,用細油石或金相砂紙拋光。 2. 頂塊與凸輪的工作表面應保持光潔。當表面不光潔時,會加劇頂塊與凸輪的摩擦和磨損,并容易使斷電器的工作不穩(wěn)定。
在有觸點式點火系統(tǒng)中,在靠近凸輪的部位通常裝有氈刷(如下圖所示),用以清除凸輪工作表面的污物并進行適當潤滑。當氈刷臟污時,可用汽油清洗并滴加適量機油。
3. 斷電器的工作頻率很高、振動較大。在保養(yǎng)時應檢查斷電器座、斷電器彈簧以及接線片等處的固定是否松動。對松動部位應重新緊固。
4. 在有觸點式點火系統(tǒng)中,斷電器的動觸點與定觸點兩端并聯有電容器,用以消除或減小觸點在斷開時產生的電火花,從而減輕觸點的燒蝕。為此,電容器的接線應牢固可靠,電容器損壞時應及時更換,更換的電容器應符合規(guī)定的容量要求。
三、觸點間隙的調整
斷電器觸點在斷開時的最大間隙稱作觸點間隙 S 。觸點間隙過小會影響斷電器觸點的可靠斷開,還會使觸點在斷開時產生較大的電火花;觸點間隙過大,會使斷電器觸點的閉合時間減少,影響流過觸點的電流的增長。 適宜的觸點間隙是斷電器正常工作的重要條件。因此有觸點式點火系統(tǒng)對觸點間隙均有明確規(guī)定,一般為 0.3 ~ 0.4mm 左右。
在使用過程中,引起觸點間隙改變的主要原因是頂塊磨損和觸點燒蝕,如圖所示。當頂塊或凸輪磨損時,觸點間隙變;當觸點燒蝕時,觸點間隙變大。
通常用塞尺檢測觸點間隙。檢測時應轉動凸輪,使觸點斷開的間隙達到最大值。
由于定觸點鉚接固定在斷電器座上,因此通常用改變斷電器座固定位置的方法調整觸點間隙。當定觸點隨同斷電器座向靠近動觸點的方向移動時,觸點間隙減。划敹ㄓ|點向相反的方向移動時,觸點間隙增大。
為便于調整觸點間隙,在斷電器上通常設有簡單的調整裝置。常見的調整裝置如圖 2-54 所示。圖 2 -54 ( a )所示的斷電器通過轉動偏心螺釘使斷電器座移動;圖 2-54 ( b )所示的斷電器利用螺絲刀支靠在調節(jié)柱上,撥動斷電器座;圖 2-54 ( c )所示的斷電器通過調節(jié)槽撥動斷電器座。調整用的工具是螺絲刀。調整時應首先松開斷電器座固定螺釘,調整合格后再固緊。
對于有觸點式點火系統(tǒng),觸點間隙改變時,點火提前角隨之改變。因此在調整觸點間隙后,往往還需要檢測調整點火提前角。
大多數有觸點式點火系統(tǒng)利用改變底板固定位置的方法調整點火提前角。斷電器固定在底板上,調整時斷電器隨底板移動。當底板沿凸輪旋轉方向移動時,點火提前角減小;當底板沿相反的方向移動時,點火提前角增大。這種調整方法的優(yōu)點是:在調整點火提前角時,觸點間隙始終不變。在少數有觸點式點火系統(tǒng)中,底板的固定位置是不可調整的,因而采用改變觸點間隙的方法調整點火提前角。因此,在調整時應對觸點間隙和點火提前角進行兼顧,使二者均符合規(guī)定的要求。
四、斷電器的故障檢修
在工作過程中,斷電器的部分零部件會出現磨損、燒蝕、變形、松動或斷裂。這些都是導致斷電器發(fā)生故障的原因。
1. 頂塊磨損
頂塊磨損后,會使觸點間隙減小。頂塊嚴重磨損,使觸點間隙不能調整合格時,表明已達到磨損極限。頂塊嚴重磨損后,修復或更換通常是困難的,而且是不經濟的,對此應更換整個斷電器。
2. 斷電臂和斷電臂軸磨損
斷電臂環(huán)繞斷電臂軸擺動(對于金屬制作的斷電臂,在配合部位裝有絕緣套),當二者的配合表面嚴重磨損時,會使斷電器的工作不穩(wěn)定。當其配合間隙超過 0.05mm 時,通常表明已達到磨損極限,對此,應更換斷電器。
3. 觸點燒蝕 工作狀況良好的觸點,表面呈光亮的淺灰色;當觸點表面呈灰黑色時,表明受到污染;當觸點表面呈灰藍色,并且粗糙不平時,表明受到燒蝕。
觸點表面輕微燒蝕時,可用細油石或金相砂紙修平拋光。通常要求觸點表面粗糙度不低于 0.4 。當觸點表面嚴重燒蝕時,應更換斷電器。
4. 斷電器座和斷電臂變形
斷電器觸點可分為平面型(平行型)、球面型和環(huán)型(空心型)三種。對普遍應用的平面型觸點,在觸點閉合時,要求能夠不傾斜、不錯移地全面接觸。通常規(guī)定兩觸點的同軸度不大于 Φ 0.25mm ,接觸面積不低于 70% 。
當斷電器座或斷電臂嚴重變形時,會影響觸點的全面接觸(如圖所示)。對此,應對變形部位進行校正。
5. 觸點彈簧張力
斷電器觸點閉合時,在斷電器彈簧的作用下,動觸點與定觸點之間保持著適宜的接觸壓力,這一接觸壓力稱作觸點彈簧張力。一般斷電器的觸點彈簧張力要求在 5 ~ 8N 左右。
觸點彈簧張力過小,會影響觸點在閉合時的緊密接觸;觸點彈簧張力過大,會加劇凸輪與頂塊的磨損,還容易引起斷電臂跳動。
觸點彈簧張力的檢測方法如圖 所示。檢測時,彈簧秤沿觸點軸向拉動斷電臂,以觸點剛剛斷開,指示燈剛剛熄滅時的拉力為準。
6. 鉚接松動
斷電器中有多處鉚接部位。動觸點、定觸點或頂塊的鉚接固定有松動時,會使斷電器的工作不穩(wěn)定。因此這些部位一旦出現松動,即應重新鉚固。
7. 電路故障
在斷電器觸點閉合時,點火線圈初級繞組電流經斷電器形成閉合回路,觸點斷開時,初級繞組電流中斷。當斷電器的電路出現斷路或短路時,會使初級繞組電流不能建立或中斷。斷路的故障原因通常是斷電器接線片或彈簧的固定松動。短路的故障原因通常是斷電器接線片、彈簧或斷電臂搭鐵。為此,可用萬用表對斷電器的兩種工況進行通斷檢測,查明原因排除故障。檢測時應將斷電器與外電路的連接脫開。
8. 斷電臂和斷電器座斷裂
經長期使用,在斷電臂或斷電器座應力比較集中的部位可能出現斷裂。對此,應及時更換斷電器。
斷電器的規(guī)格型號較多。更換斷電器時,應選用原來的規(guī)格型號。在缺乏配件的特殊情況下,對斷電器的修復或代用,應針對具體情況處理。修復的重點通常是更換觸點或頂塊。代用的主要條件是安裝尺寸、頂塊與凸輪的相對位置、觸點和頂塊與斷電臂軸的中心距及觸點彈簧張力等必須符合要求。